天津工业区PM2.5 中SVOCs 的污染特征及溯源分析
摘 要:2021 年 7 月至 2022 年 6 月在天津科技大学逸夫楼北侧收集细颗粒物(PM2.5)样品,采用热脱附–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其中的半挥发性有机物(SVOCs),研究其污染特征,使用多环芳烃(PAHs)比值法溯源,并对 SVOCs 工业来源进行分析。结果表明:观测期间 SVOCs 平均质量浓度为(71.40±60.44) ng/m³,2022 年 1 月达到峰值。主要污染物包括含氮化合物、多环芳烃(PAHs)及其衍生物和邻苯二甲酸酯(PAEs)。不同物质出现浓度峰值的时间不同。含氮化合物在 2022 年 1 月污染最严重,PAHs 及其衍生物在 2022 年 5 月污染最严重,而 PAEs 的质量浓度在 2021 年 10 月达到高峰。燃烧、机动车尾气和化石燃料的挥发均会增加 PAHs 的浓度。工业来源分析发现 PAHs 及其衍生物与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呈正相关。酚类化合物浓度与汽油、乙烯、化学纤维及电子元件产量呈正相关。卤代烃浓度与乙烯产量显著相关,应加强相关产业的排放管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