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   |     本刊简介    |     征稿简则    |     征订启事    |     联系我们    |
天津科技大学学报欢迎您投稿!
 
   采编平台 /// 
 
    • 作者投稿  
    • 专家审稿  
    • 编辑办公  
 
   
 
   期刊论文 /// 
 
    • 全文浏览  
    • 论文检索  
    • 浏览排行  
 
   
 
   下载中心 /// 
 
    • 论文模板
    • 在研证明模板
    • 平台使用说明
 
   
 
 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» 学报论文» 2011-4»  

大肠杆菌L-组氨酸生物合成途径的改造及其对工程菌L-组氨酸产量的影响

魏 伟,刘 倩,卢利宁,谢希贤

摘 要:改造大肠杆菌L–组氨酸生物合成途径,以提高L–组氨酸的产量.用NTG 诱变大肠杆菌M-17(SGr),依次赋予其2–噻唑丙氨酸(2-TA)和组氨酸氧肟酸盐(HisHx)遗传标记,再以突变株M-18(SGr+2-TAr+HisHxr)基因组为模板,扩增组氨酸操纵子基因,构建出重组质粒pUC118-his-operon,将重组质粒导入突变株M-18(SGr+2-TAr+HisHxr)得到工程菌E. coli M-19(SGr+2-TAr+HisHxr/pUC118-his-operon).根据zwfprs 基因序列分别合成引物进行PCR扩增,PCR 产物与载体pSTV28 连接,构建重组质粒pSTV28-zwf、pSTV28-prs 和pSTV28-zwf-prs,将重组质粒分别转化至工程菌E. coli M-19,摇瓶发酵测定重组工程菌L–组氨酸的产量.摇瓶发酵结果显示,L–组氨酸产量与对照株相
比,工程菌E. coli M-19 提高了4.5 倍,双质粒系统重组工程菌E. coli MZH-19、E. coli MPH-19 和E. coli MZPH-19分别提高了5.14、5.78、8.43 倍.



论文下载:
  • 02.pdf
  •   浏览次数:
     
     

    版权所有:《天津科技大学学报》编辑部

    网站设计与维护:天津科技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

    津科备27-1号